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心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手心毒
病證名,指發於手掌心之癰疽,首載於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四。別名繁多,如掌心毒、病穿掌、貧子盂、擎珠毒、擎疽、穿窟天蛇、穿掌毒、手心癰等。若毒發偏於掌緣,則稱穿埂毒、鷀癰或穿邊天蛇,皆因歷代醫家據其臨床特徵而命名不同所致。
病因病機
手心毒多因外傷染毒,如異物刺傷手掌,或由心經與心包絡經火毒熾盛,鬱積化熱,燔灼血肉而成。《醫宗金鑒》提及:「手心屬心包絡所主,火毒內蘊,則發為癰疽。」其病機關鍵在於熱毒壅滯,氣血瘀阻,腐肉成膿。
臨床表現
初起手掌紅腫高突,疼痛劇烈,甚則徹夜難眠,並伴隨全身症狀如發熱、心煩、納差、周身倦怠。若未及時治療,則腫勢蔓延,膿成後波動感明顯,甚則潰破流膿。
治療方法
內治
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,常用方劑:
- 定痛消毒飲:適用於熱毒熾盛,腫痛劇烈者。
- 銀花解毒湯:清熱涼血,透毒外出。
- 黃連解毒湯加減:若兼見高熱煩渴,可佐以石膏、知母。
外治
外治法尤為關鍵,須據病程階段選用:
- 初起未潰:
- 隔蒜灸:以蒜片貼患處,艾灸散結消腫。
- 生附子外敷:生附子切片貼敷,或煎湯浸泡,取其辛熱散結之效。
- 醋調外敷:白鹽、花椒粉等分,醋調塗患處,活血解毒。
- 鮮桑葉搗敷或仙人掌根磨醋暖塗,清熱涼血。
- 藜蘆煎醋熏洗:解毒消腫,適用於腫硬未化膿者。
-
膿成已潰:
需切開引流,繼用提膿祛腐藥如九一丹,待膿盡後以生肌散收口,參見潰瘍外治法。
鑑別與相關病證
手心毒與托盤疔、托盤疽症狀相似,然托盤疔多發於掌心勞宮穴處,而手心毒範圍較廣,可及全掌。若毒邪深竄,可能傷及筋脈,導致掌心透膿(膿液穿透掌背),則病情轉重。
此證屬現代醫學手掌化膿性感染範疇,中醫治療強調內外合治,尤重外治法以速消其腫。歷代醫籍記載豐富,臨床須辨明階段,對證施藥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