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心主標本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手心主標本
手心主,即手厥陰心包經,為中醫經絡理論中十二正經之一。《靈樞·衛氣》記載:「手心主之本,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;標,在腋下下三寸也。」此處所述之「本」與「標」,乃中醫經絡學中用以闡述經氣運行起止與分布的重要概念,亦反映經脈氣血輸注的內外聯繫。
手心主之本
手心主之「本」位於掌後兩筋之間二寸處,即當代針灸學所稱之內關穴(PC6)。此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,亦為八脈交會穴之一,通於陰維脈。內關穴之定位,於腕橫紋上二寸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。此處為經氣匯聚之所,臨床常用以調理心神、寬胸理氣,主治心悸、胸悶、胃痛等症,亦為針灸鎮痛之要穴。
手心主之標
手心主之「標」位於腋下三寸,即天池穴(PC1)。天池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起始穴,定位於第四肋間隙,乳頭外一寸,當胸大肌外下緣。此穴鄰近心肺,為經氣外達體表之處,具有宣肺理氣、疏肝解鬱之效,主治胸脅脹滿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標本理論與臨床意義
中醫標本理論強調經脈氣血內外相應的關係。「本」為經氣之根源,多位於四肢遠端,反映經脈的基礎功能;「標」為經氣之顯現,多位於頭面軀幹,體現經脈與臟腑的聯繫。手心主之標本,體現手厥陰心包經從胸走手的循行特點,其本在內關,標在天池,顯示心包經氣血由胸腋部向手部輸布的過程。
在臨床應用上,調理手心主之標本,可通過針刺或艾灸內關、天池等穴,以調暢心包經氣血,改善相關病症。此理論亦為「上病下取、下病上治」的針灸配穴原則提供依據,如內關穴遠治心胸疾患,即體現「本」穴對「標」部病證的調控作用。
綜觀之,手心主標本理論不僅闡釋手厥陰心包經的氣血運行規律,亦為針灸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