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心主經筋病候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手心主經筋病候
別名:孟冬痹(屬十二經筋病候之一)
經典記載:
《靈樞·經筋》載:「手心主之筋,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,前及胸痛息賁。」意指手厥陰心包經之經筋循行部位出現病變時,可表現為經脈所過之處的拘攣、抽掣(支轉筋),並牽連前胸疼痛,甚則伴隨呼吸急促、氣逆上衝(息賁)。
病因病機:
- 外邪侵襲:風寒濕邪客於經筋,氣血凝滯,筋脈失養。
- 勞損內傷:過度勞累或局部外傷,導致經筋受損,氣血運行不暢。
- 經脈連屬:手厥陰經筋起於中指,結於肘內側,上臂內側,入腋下,散佈胸脅,故病變可影響胸脅氣機,引發胸痛、息賁。
臨床表現:
- 主症:沿手厥陰經筋循行路線(如中指、肘臂內側、腋下、胸脅)的筋脈拘急、轉筋(肌肉抽掣)。
- 兼症:胸悶疼痛、呼吸不暢,甚則氣逆喘促。
- 特徵:多與氣血瘀滯或寒凝筋脈相關,常於冬季(孟冬時令)加重,故稱「孟冬痹」。
治療方法:
- 針刺療法:以「燔針劫刺」為主,即火針速刺,以溫通經脈、散寒止痛。
- 取穴原則:「以痛為腧」,針對局部壓痛點或筋結處施治。
- 輔助療法:可配合艾灸、推拿以舒筋活絡,或內服溫經散寒、活血通絡方劑(如當歸四逆湯加減)。
經筋理論延伸:
手心主(心包)經筋與手三陰經筋相連,其病候反映「筋病及氣」的特點,即筋脈拘急可進一步影響胸中氣機,形成「息賁」等症。此類病症需注重整體經筋系統的調理,而非僅限於局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