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赤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赤疳,中醫名詞,出自《諸病源候論》。

赤疳是五疳之一,五疳是指小兒五種疳病,即疳積、疳熱、疳風、疳勞、疳瘦。

赤疳是指小兒因脾胃虛弱,飲食不節,或因外感風寒,內生濕熱,以致脾胃積熱,化生濕毒,流注肌膚,發為赤疳。

赤疳的臨床表現為:面目發赤,口唇乾燥,口臭,舌紅苔黃,大便秘結,小便黃赤,煩躁不安,夜啼不眠,吮指,喜冷飲,喜食生冷,食後腹脹,腹痛,大便帶血。

赤疳的治療以清熱解毒,健脾利濕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1. 黃連解毒湯:黃連、黃芩、赤芍、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。
  2. 白虎加人參湯:生石膏、知母、天花粉、麥冬、粳米、人參、甘草。
  3. 參苓白朮散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山藥、薏苡仁、扁豆。

赤疳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  3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5. 定期帶孩子去醫院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
赤疳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,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