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足發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手足發胝,病名。手足部之皮膚粗厚變硬尤如繭者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:「人手足忽然皮厚澀而圓短如繭者謂之胼胝。此由血氣沉行,不榮其表,故皮澀厚而成胝。」相當於掌跖角化類疾病。

手足發胝,又稱胼胝。是手足部皮膚粗厚變硬如繭的一種病症。多見於青年男性,常發生於手掌、足底、手指、足趾等部位。發病初期,皮膚表面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,逐漸增大、增厚,呈圓形或橢圓形,表面粗糙,有角質栓塞,與正常皮膚分界明顯。嚴重者可累及整個手掌、足底,甚至影響活動。

手足發胝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
  • 遺傳因素:有家族史者發病率較高。
  • 摩擦刺激:長期摩擦、受壓可導致皮膚角質層增生,形成胼胝。
  • 局部皮膚病變:如足部真菌感染、扁平疣等,可引起局部皮膚增厚、角化。
  • 內分泌因素: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,可導致皮膚角質層增生。
  • 營養因素:缺乏維生素A、B族維生素等,可導致皮膚角質層增生。

手足發胝的治療方法包括:

  • 局部用藥:可使用角質剝脫劑、軟化劑、保濕劑等藥物治療。
  • 手術治療:嚴重者可行手術切除。
  • 中醫治療:可使用中藥內服、外敷、針灸等治療。

手足發胝的預防方法包括:

  • 避免摩擦、受壓。
  • 注意局部皮膚衛生,避免感染。
  • 補充維生素A、B族維生素等。
  • 定期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手足發胝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。因此,如果發現手足皮膚出現異常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