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赤鳳搖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赤鳳搖頭
赤鳳搖頭為中醫小兒推拿與針刺手法之專有名詞,其操作形式與臨床應用多元,以下分述之:
一、小兒推拿手法
- 搖肘法
見載於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》,操作時以一手固定小兒肘部,另一手握其手指,進行輕柔搖動。此法又稱「搖(月鬥)肘」,能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,具通關順氣、補脾和血之效,常用於改善小兒消化功能紊亂或氣機不暢。 - 搖頭法
據《小兒按摩經》所述,醫者以雙手捧住小兒頭部(耳前上方處),輕緩搖動。此術專用於驚風之症,藉由柔緩震盪安定神志,平息肝風內動。 - 搖拇指法
《秘傳推拿妙訣》記載,單獨搖動小兒拇指,可刺激手太陰肺經與脾經反射區,達到健脾益氣之功,適用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等證。
二、針刺手法別稱
赤鳳搖頭於針灸學中為白虎搖頭之別稱,屬複式瀉法手法。操作時,針尖朝向病所,結合提插捻轉與搖針動作,形似鳳凰搖頭之態,功能行氣瀉實、通調經絡,多用於氣滯血瘀或實熱證候。
中醫理論基礎
赤鳳搖頭之效,根源於「動則通」之理。搖動肢體或針具可激發經氣流動,調節臟腑功能。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手法尤重輕柔,以順應其生理特性;針法則需依經絡辨證,配合補瀉需求。歷代醫籍對其應用雖有差異,然核心皆在於「動中求效」,體現中醫外治法之靈活與辨證思維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