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足逆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手足逆臚,中醫病名。系手足甲際處皮膚剝起之病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。《說文》稱「臚,皮也。」《諸病源候論》:「手足爪甲際皮剝起,謂之逆臚。」多因風邪入於腠理,血氣不和所致。
手足逆臚的症狀為手足甲際處皮膚剝起,呈現鱗屑狀,伴有瘙癢,皮膚乾燥,有時還會出現水皰。
手足逆臚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、養血潤燥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外洗,或用生地黃、白芍、當歸、川芎等養血潤燥的中藥煎水內服。
手足逆臚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足,保持皮膚清潔。
- 避免接觸過敏原,如化學物品、動物皮毛等。
- 飲食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如果出現手足逆臚的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