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赤淡黃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赤淡黃筋

赤淡黃筋,又稱心筋淡黃筋,為中醫推拿學中之重要穴位,首載於《小兒按摩經》。此穴位於腕部掌側橫紋,正對中指與無名指之間處,屬手厥陰心包經之區域,與心氣相通,故亦名「心筋」。

穴位特性與功能

赤淡黃筋為手部要穴,其性屬,與心臟及心包經密切相關。中醫理論認為,心主血脈,又為君主之官,而心包代心受邪,故此穴能調節心氣、疏通血脈。掐按此穴可激發元氣,促使氣血流通,化解局部壅滯,適用於因氣機不暢所致之胸悶、心悸或上肢痠麻等症。

操作手法與作用機制

傳統推拿手法以掐法為主,施力時需透達皮下筋絡,使局部產生溫熱感。此熱感為氣血得通之象,能驅散寒凝、開泄鬱結。根據經絡學說,此穴屬心包經所過,刺激後可調節心經氣血,間接影響三焦氣化,故亦能緩解因情志不舒或勞損引起之內熱上擾。

臨床應用與理論依據

赤淡黃筋之效,契合中醫「通則不痛」之理,尤其適用於小兒推拿,如小兒夜啼、驚風等症,因小兒臟腑嬌嫩,心火易亢,掐此穴可清心寧神。此外,成人若見腕關節僵硬氣滯性胸痛,亦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內關、大陵共用以增強療效。

此穴之命名,「赤」喻心火之色,「淡黃」則暗示其調和之性,既能清心火,又可疏導中焦濕濁,體現中醫「水火既濟」之平衡思想。其功效不僅限於局部,更能通過經絡聯屬影響全身氣機,展現中醫整體觀之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