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樞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樞機

一、解剖部位
「樞機」為中醫解剖名詞,泛指人體活動靈活之大關節,其結構似門戶之軸樞,主司轉動與承重功能。如《醫宗金鑒・正骨心法要旨》所述:「環跳者,髖骨外向之凹,其形似臼,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者,名曰機,又名髀樞。」此處「髀樞」即指髖關節,為下肢運動之核心樞紐,其臼杵結構使股骨得以靈活旋轉,體現「樞機」之形與用。

二、經絡與氣血之樞
中醫理論中,樞機不僅為形體之關節,更與經絡氣血運行密切相關:

  1. 少陽為樞:足少陽膽經循行於側身,主半表半裏之樞轉,其經筋多絡於大關節(如膝、髖),故《靈樞・根結》言:「少陽為樞」,喻其調節氣機開闔之能。
  2. 氣血灌注之所:大關節處多為經筋結聚之處,如《類經》註解「機關」時指出:「支節之會,筋絡之聚」,提示樞機乃氣血濡養筋骨之要衝,若氣滯血瘀,易見關節屈伸不利。

三、樞機與臟腑關聯

  1. 肝腎所主:肝主筋、腎主骨,樞機之靈活賴肝血濡筋、腎精充骨。若肝腎虧虛,常見樞紐失潤,如老年髖膝痿弱,即《內經》所謂「屈伸不能,行則僂附」之象。
  2. 脾胃氣血化源:脾胃運化水穀精微,上輸以養關節。若脾虛濕困,流注樞機,可致關節腫重,如《素問・痹論》提及「濕氣勝者為著痹」,即關節黏滯不靈。

四、古典文獻延伸
除髖關節外,「樞機」一詞亦見於其他經典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論及「頷厭」穴時,稱顳頜關節為「齒牙之機」,主司口齒開合。
  • 《傷寒論》少陽病之「往來寒熱」,被喻為「樞機不利」,反映少陽經氣不暢,邪正交爭於半表半裏之態。

五、樞機失調之病機
中醫臨床視樞機障礙為多種病症之根:

  • 風寒濕痹:外邪侵襲樞機,導致氣血痺阻,如「鶴膝風」(膝關節腫大)即屬此類。
  • 筋急骨錯:樞機周圍經筋攣急或骨位微錯,可引發活動彈響、疼痛,正骨手法常以「理筋復樞」為治則。

綜言之,「樞機」於中醫體系兼具形質與功能雙重意涵,既為形體運動之軸,亦為氣機升降之關隘,其理論深植於經絡臟腑學說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