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疏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疏法
疏法,又稱「梳法」,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其操作方式以指腹或掌面沿經絡或肌肉走向,進行輕柔而連貫的梳理動作,形似梳頭,故名。此法主要應用於體表較大面積部位,如背部、四肢等,具有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鬆解肌筋之效。
操作要領
- 手法輕緩:以拇指指腹、四指併攏之指面,或掌面貼附於皮膚,力度均勻,動作柔和,避免過度壓迫。
- 方向明確:順應經絡循行或肌肉紋理,單向梳理(如從近端向遠端,或沿陽經從上至下)。
- 節奏連貫:動作流暢,如流水般連續,反覆操作數次,以局部微熱或鬆軟為度。
作用機理
疏法屬「通法」範疇,中醫認為其能:
- 調暢氣機:通過外力導引,促進氣血運行,改善局部瘀滯。
- 柔筋散結:緩解肌肉緊繃,適用於長期勞損或氣滯血瘀所致的僵硬疼痛。
- 開泄腠理:輕度刺激體表,有助於發散表邪,輔助外感病症的調理。
臨床應用
- 經絡不暢:如肩頸痠痛、背緊,可沿膀胱經或督脈梳理。
- 氣滯腫脹:四肢輕度水腫或氣血壅滯時,疏法能助氣行水消。
- 輔助放鬆:常與揉法、按法配合,用於推拿前期,為後續手法鋪墊。
與其他手法區別
- 與推法差異:推法力道較深、線路短而直;疏法則力度淺而均,範圍廣且長。
- 與擦法差異:擦法強調摩擦生熱,疏法偏重導引疏通,不追求熱感。
疏法體現中醫「以通為補」之理,透過輕柔的物理刺激,調動人體自癒之機,為傳統推拿中基礎而實用的手法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