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疏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疏肝,中醫治療學術語。系和法之一。也稱疏肝解鬱、疏肝理氣。是疏散肝氣鬱結的方法。症見兩脅脹痛或竄痛、胸悶不舒、或噁心嘔吐,食欲不振、腹痛腹瀉、周身竄痛,如有外感,可見寒熱往來,舌苔薄,脈弦等。方如柴胡疏肝散、七氣湯。

疏肝,是指通過各種方法疏散肝氣鬱結。肝主疏泄,主藏血,在志為怒,在液為血。肝氣鬱結,會導致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,血行不暢,進而出現胸脅脹痛、胸悶不舒、噁心嘔吐、食欲不振、腹痛腹瀉、周身竄痛等症狀。

疏肝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疏肝理氣、疏肝解鬱、疏肝健脾、疏肝養血等。疏肝理氣,是通過行氣活血、疏肝理氣的方法,來緩解肝氣鬱結。疏肝解鬱,是通過疏肝解郁、理氣活血的方法,來緩解肝氣鬱結。疏肝健脾,是通過疏肝健脾、理氣和胃的方法,來緩解肝氣鬱結。疏肝養血,是通過疏肝養血、理氣活血的方法,來緩解肝氣鬱結。

疏肝,是中醫治療肝氣鬱結的重要方法。疏肝可以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症狀,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状。

疏肝的古籍記載如下:

《素問·調經論》:“肝主疏泄,凡十二經脈皆通於肝,故氣行於諸經,血行於諸脈,皆由肝而出。”

《靈樞·本神》:“肝者,將軍之官,主謀慮,藏血而明目。”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“肝主疏泄,其氣升發,故能疏通經絡,調暢氣機,以利血行。若肝氣鬱結,則氣機不暢,血行不利,而致胸脅脹痛,胸悶不舒,噁心嘔吐,食欲不振,腹痛腹瀉,周身竄痛等症。”

《中醫學大辭典》:“疏肝,中醫治療學術語。系和法之一。也稱疏肝解鬱、疏肝理氣。是疏散肝氣鬱結的方法。症見兩脅脹痛或竄痛、胸悶不舒、或噁心嘔吐,食欲不振、腹痛腹瀉、周身竄痛,如有外感,可見寒熱往來,舌苔薄,脈弦等。方如柴胡疏肝散、七氣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