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舒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舒舌
定義
舒舌為中醫病狀名,指舌體伸長,超出正常範圍,多因舌部筋肌弛縱、肌張力減弱所致。此症可反映臟腑氣血失調,尤其與心、脾等臟腑功能密切相關。
病因病機
- 
痰熱擾心:
- 若舌體覺熱脹,常欲伸出口外,多屬心有痰熱。
 - 心主血脈,開竅於舌,痰熱內蘊,上擾心神,則舌體氣血壅滯,筋脈失約,故見舌體舒長。
 - 常伴見煩躁、口渴、舌紅苔黃膩等痰熱之象。
 
 - 
氣虛失攝:
- 若舌體舒寬而麻木不仁,多屬氣虛證。
 - 氣為血之帥,氣虛則無力統攝舌體筋脈,致舌肌弛緩不收,故見舌體鬆弛伸長。
 - 多伴見乏力、氣短、舌淡苔白等氣虛症狀。
 
 - 
肝風內動:
- 部分情況下,肝陽化風或熱極生風,亦可引動舌體筋脈,導致舌體伸縮異常。
 - 此類多見於中風先兆或熱病傷陰動風之證。
 
 
鑑別診斷
- 吐弄舌:舌體反覆伸縮、舐唇,多屬心脾積熱或動風之兆,與單純舒舌之筋肌弛縱有所不同。
 - 舌縱:舌體伸出難以回縮,多因陽明實熱或腎陰虧虛,與舒舌之暫時性伸長有別。
 
相關理論
- 舌為心之苗:心氣通於舌,舌體狀態可反映心神及血脈狀況。
 - 脾主肌肉:舌體肌肉的張力與脾氣盛衰相關,氣虛則肌肉失養而弛緩。
 - 經絡聯繫:足太陰脾經連舌本、散舌下,足少陰腎經挾舌本,故舌體異常亦與脾腎功能失調有關。
 
附註
舒舌作為舌診內容之一,需結合整體脈證綜合分析,以辨明寒熱虛實,為臨床辨證提供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