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赤蟲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赤蟲病

赤蟲病,又稱赤蟲積、赤蟲疳,是一種由蛔蟲感染引起的疾病。蛔蟲是一種寄生在人體小腸內的線蟲,成蟲體長約10-15釐米,雌蟲比雄蟲大。蛔蟲會在人體內產卵,這些卵隨糞便排出體外,並在外界環境中孵化成幼蟲。幼蟲被人體吞食後,會在小腸內發育成成蟲。

症狀

赤蟲病的症狀包括腹痛、腹瀉、便祕、食慾不振、消瘦、貧血、營養不良等。嚴重者可出現腸梗阻、腸穿孔、腸出血等併發症。

診斷和治療

赤蟲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和糞便檢查。糞便檢查可以發現蛔蟲卵。

赤蟲病的治療主要是用驅蟲藥殺死蛔蟲。常用的驅蟲藥有阿苯達唑、左旋咪唑、丙硫咪唑等。

預防

赤蟲病的預防主要是保持個人衛生,飯前便後要洗手,不吃生冷不潔的食物,不喝生水。

注意事項

赤蟲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。如果發現有赤蟲病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病情加重。

資料來源:臺灣健康百科 - 赤蟲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