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暑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暑病,病名。 多指炎夏感受暑邪所致之熱性病證。古稱中暍(見《金匱要略.痙濕暍病脈證並治》)。《雜證會心錄》:「今夫夏日炎炎,為太陽之亢氣,人觸之者,則生暑病。」《雜病源流犀燭.暑病源流》:「人受暑邪,當時即發謂之暑病。」後世將暑病分為暑迷、中暑、傷暑、陽暑、陰暑、另有暑風、暑瘵、暑厥、疰夏、伏暑等病。各詳本條。

指邪伏於內,至夏而發的多種熱病。《註解傷寒論》卷二:「中而即病者,名曰傷寒;不即病者,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變為溫病,至夏變為暑病。」

暑病的病因病機

暑病的病因,主要為感受暑邪。暑邪為夏季陽氣盛極而化生的邪氣,其性炎熱,具有升散、耗氣、傷津、生熱等特點。暑邪侵襲人體,可直接傷及人體陽氣,或與濕邪相合,損傷人體陰液,或與熱邪相合,耗傷津液,或與火邪相合,助熱生火,均可導致人體陰陽失調、氣血津液耗損,而發為暑病。

暑病的臨床表現

暑病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發熱、頭痛、身熱、胸悶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、尿黃、大便乾燥等。此外,還可見到神昏、譫語、抽搐、昏迷等神志症狀,以及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消化道症狀。

暑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

暑病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發熱、頭痛、身熱、胸悶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、尿黃、大便乾燥等。此外,還可根據患者的病史,如在夏季感受暑邪,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、勞動等,以及患者的體質特點,如體質虛弱、陽氣不足等,來進行診斷。

暑病的鑑別診斷,主要與其他夏季常見病,如中暑、熱射病、熱痙攣、熱瀉、熱痢、疰夏等進行鑑別。

暑病的治療

暑病的治療,以清暑解熱、養陰生津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• 暑天救急湯:生石膏、知母、天花粉、麥冬、竹葉、甘草。本方具有清暑解熱、養陰生津的功效,適用於暑熱傷津、口渴煩躁、身熱汗出、尿黃便乾等症。

  • 清暑益氣湯:石膏、知母、黃連、黃芩、甘草、粳米。本方具有清暑解熱、益氣生津的功效,適用於暑熱傷津、氣陰兩虛、口渴煩躁、身熱汗出、尿黃便乾等症。

  • 暑濕清熱湯:白虎湯加藿香、佩蘭、薄荷、生薑、大棗。本方具有清暑解熱、除濕化濁的功效,適用於暑濕交蒸、胸悶煩躁、頭痛身熱、口渴汗出、尿黃便溏等症。

暑病的預防

暑病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• 避免在高溫環境中長時間工作、勞動。
  • 注意補充水分,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。
  • 飲食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
暑病是夏季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注意防護,容易引發症狀,因此在夏季要注意避免暑邪的侵襲,注意預防和治療暑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