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暑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暑穢,病名。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發病者,統稱暑穢。《時病論》:「是證多發於夏秋之間,良由天暑下逼,地濕上騰,暑濕交蒸,更兼穢濁之氣交混於內,人受之由口鼻而入,直犯募原。初起頭痛而脹,胸脘痞悶,膚熱有汗,頗欲噁心,右脈遲鈍者是也。然有暑濕之分。……如偏於暑也,舌苔黃色,口渴心煩,為暑穢也。」治宜芳香化濁為主。參見暑病條。
暑穢,是夏秋季節常見的一種外感病證。由於夏季暑熱天氣,人體陽氣偏旺,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溫,就容易感受暑邪,引起暑熱內生,出現頭痛、胸悶、心煩、口渴、大汗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如果暑邪與濕邪、穢濁之氣相互交蒸,就會加重病情,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,如頭痛脹痛、胸悶痞悶、膚熱有汗、口渴心煩、噁心嘔吐、右脈遲鈍等。
暑穢的治療,以芳香化濁為主。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、香蘇散、新加香薷飲等中成藥進行治療。如果症狀較重,可以到醫院就診,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
暑穢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注意防暑降溫,避免在高溫環境中長時間活動。
- 多喝水,保持體內水分充足。
- 飲食清淡,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。
- 睡眠充足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如果出現了暑穢的症狀,要及時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