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暑令瘍毒小癤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暑令瘍毒小癤,病名。指暑天發生的熱癤。見《醫宗金鑒》卷七十四。其病多因感受暑天濕熱,蘊蒸肌膚而成。症見初起時皮損如小豆,根部紅暈,繼而腫痛,常伴有發熱心煩,嘔吐舌乾等症狀。治宜清熱解毒。可內服荊防敗毒散加藿香、黃連、石膏之類。相當於汗腺炎。
《醫宗金鑒》卷七十四曰:“暑令瘍毒小癤,多因感受暑天濕熱,蘊蒸肌膚而成。初起時皮損如小豆,根部紅暈,繼而腫痛,常伴有發熱心煩,嘔吐舌乾等症狀。治宜清熱解毒。可內服荊防敗毒散加藿香、黃連、石膏之類。”
暑令瘍毒小癤是一種夏季常見的皮膚病,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。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暑熱天氣,人體出汗過多,汗液排泄不暢,導致毛囊及皮脂腺堵塞,細菌滋生,從而引起炎症。
暑令瘍毒小癤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腫、疼痛的小癤,周圍有紅暈,常伴有發熱、心煩、嘔吐、舌乾等症狀。
暑令瘍毒小癤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內服荊防敗毒散加藿香、黃連、石膏等清熱解毒的中藥,外用金黃膏、紫雲膏等消炎止痛的藥膏。
暑令瘍毒小癤的預防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澡、勤換衣,保持皮膚清潔。另外,在夏季要注意避免過度出汗,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。如果出現皮膚紅腫、疼痛的小癤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