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鼠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鼠瘡,病名。見《辨證錄》卷十三。即瘰癧。詳見該條。

《醫學入門》曰:“鼠瘡,即瘰癧也。其狀如鼠咬,故名。”《外科正宗》曰:“鼠瘡,即瘰癧也。其狀如鼠咬,故名。其發於頸者,名曰頸瘰;發於腋下者,名曰腋瘰;發於胸前者,名曰胸瘰;發於背者,名曰背瘰;發於腰者,名曰腰瘰;發於髀下者,名曰髀瘰;發於股上者,名曰股瘰;發於腨下者,名曰腨瘰;發於足者,名曰足瘰。其狀如鼠咬,故名。”

鼠瘡的病因,多因風寒濕熱之邪,侵襲人體,鬱於肌膚,日久不散,凝聚成毒,阻塞經絡,結聚成瘰癧。其發病部位,多見於頸、腋下、胸前、背、腰、髀下、股上、腨下、足等處。

鼠瘡的臨床表現,主要為皮膚出現紅腫、疼痛、結節、潰爛、流膿、結疤等症狀。其病情發展,可分為三個階段:

(1)初期:皮膚出現紅腫、疼痛、結節,結節逐漸增大,表面覆蓋黃白色鱗屑。

(2)中期:結節破潰,流出膿液,結疤。

(3)晚期:結疤增多,皮膚變硬,疼痛減輕。

鼠瘡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中藥內服、外敷,或配合針灸、拔罐、刺絡等治療。

鼠瘡的預防,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接觸風寒濕熱之邪。若出現皮膚紅腫、疼痛、結節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