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鼠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鼠癧(瘰癧),是一種在頸部和耳後發生的慢性感染疾病。對於它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,但可能與細菌感染、免疫功能低下和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。臨床表現為頸部或耳後出現一個或多個腫塊,這些腫塊會漸漸變大,表面可能會潰瘍化,膿液、血液或壞死組織會滲出。嚴重情況可能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、發熱和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狀。

治療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。可以使用中藥內服、外敷,或者配合手術治療。常用的中藥內服方劑有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。外敷可以使用黃連膏、紫草膏等。手術治療主要針對較大的腫塊,可以通過切開引流、清除壞死組織等方法進行治療。

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皮膚外傷。
  • 增強自身免疫力,注意營養均衡,適度鍛鍊。
  • 避免接觸傳染源。
  • 如有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
鼠癧是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,治療時間較長,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,配合醫生治療。

以下是清抄本《外科或問》中關於鼠癧的記載:

  • 鼠癧者,頸後生腫,如鼠頭,故名。
  • 鼠癧初起,如粟粒,漸漸長大,如鼠頭,色青黑,有膿血出,臭不可聞。
  • 治鼠癧,當先以大蒜搗爛,敷之,日三四次。
  • 若腫大,不可敷蒜,宜用刀割破,以蔥白、薑汁、酒洗之,再敷蒜。
  • 若腫已潰爛,宜用黃連膏塗之。
  • 鼠癧久不愈者,宜用大黃、黃連、黃柏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天花粉、白礬等藥,煎水服。

鼠癧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如果有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