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鼠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鼠穴

別名:承泣。

出處:《針灸逢原》。

穴義:本穴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穴,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後,循經上行,故名鼠穴。

定位:在目外眥角,當眶下緣上方凹陷處。

主治:目赤腫痛,目翳,流淚,鼻塞,鼻淵,頭痛,耳鳴,耳聾,瘰癧,癲狂,小兒驚風

針刺方法:直刺0.5-1寸,或斜刺0.3-0.5寸。

艾灸方法:艾炷灸3-5壯,或艾條灸5-10分鐘。

功效疏風清熱,明目通竅。

配伍:配攢竹、晴明、四白,有清熱明目之功,主治目赤腫痛、流淚。

禁忌:孕婦慎用。

文獻摘錄:《針灸逢原》:“鼠穴,在目外眥角,當眶下緣上方凹陷處。主目赤腫痛,目翳,流淚,鼻塞,鼻淵,頭痛,耳鳴,耳聾,瘰癧,癲狂,小兒驚風。針三分,灸三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