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數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數脈詳述

定義與特徵
數脈為中醫脈象之一,其特徵在於脈搏跳動頻率急促,一息(即一次呼吸週期)之間可觸及五次以上搏動。《脈經》明確記載:「數脈來去促急」,形容其脈勢如急流奔湧,節奏緊湊而無間歇。此脈象多因氣血運行加速所致,常反映體內陽熱偏盛或陰液虧耗之病理狀態。

脈理分析

  1. 實熱證:外感邪熱或內生火毒熾盛時,陽氣亢奮鼓動血脈,脈數而有力,按之如彈指,多伴隨面赤、煩渴、舌紅苔黃等症。
  2. 虛熱證:陰虛內熱或久病傷陰者,陰不制陽而虛火妄動,脈數卻無力,細弱而浮,常見於潮熱、盜汗、舌紅少津之證。
  3. 特殊脈象
    • 細數脈:脈細如絲而頻速,主陰虛火旺或血虛發熱。
    • 洪數脈:脈來寬大急促,多屬陽明氣分熱盛。
    • 滑數脈:脈流利如珠兼見數象,常見於痰熱壅肺或濕熱下注。

古籍佐證

  • 《瀕湖脈學》指出:「數脈為陽熱可知,只將君相火來醫」,強調數脈與火熱之邪的關聯性。
  • 《景岳全書》進一步區分:「暴數者多外邪,久數者必虛損」,說明數脈有新病、久病之別。

臨床鑑別要點
需結合四診合參,區分真假數脈:

  • 外感熱病初期,脈數伴惡寒,屬表熱未解。
  • 失血過後見數脈,可能為氣隨血脫之危候(如芤數脈)。
  • 小兒平脈較成人快,不可誤判為病理性數脈。

與相關脈象對照

  • 遲脈:一息三至,與數脈相反,主寒證。
  • 疾脈:一息七至以上,較數脈更急,多見於陰竭陽越之危證。

數脈作為熱證綱領脈,其辨證須審察有力無力、兼脈特徵及全身症狀,方能準確判斷病機。歷代醫家重視脈象變化中的「至數」差異,認為數脈動態可反映正邪交爭趨勢,如熱病過程中脈從浮數轉為沉數,常提示邪氣入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