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漱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漱經,又稱漏胎,是指妊娠期間陰陽失和,胎氣不安,導致腹中作痛,時有漏下血液的病證。漱經的症狀包括腹中作痛,時有漏下鮮紅色、質稀薄且量少的血液,伴有腰痠、腿痛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
漱經的病因主要與妊娠期間陰陽失和有關。妊娠期間,胎兒的生長增加了母體對氣血的需求量,若母體的氣血不足,就會導致陰陽失調,進而引發漱經。此外,不良的生活習慣(如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當、情志不遂等)也可能導致漱經的發生。

漱經的治療以補益氣血、調理陰陽為主。常見的方藥有膠艾湯、四物湯、補中益氣湯等。此外,針灸、艾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也可以配合使用。

預防漱經的方法包括:

  1. 孕期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2. 飲食要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定期進行產前檢查,早期發現和治療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。

若出現漱經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