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雙纏喉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雙纏喉風

病名
雙纏喉風屬中醫喉科急症之一,為「纏喉風」之特殊類型,特指喉風之邪毒同時纏結於咽喉兩側,病情較單側更為凶險。《咽喉經驗秘傳》載其「雙側發難,氣閉痰壅」,強調其病勢急驟,易致咽喉閉塞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感風熱邪毒:風熱之邪上攻咽喉,與內伏痰火搏結,纏滯氣道。
  2. 肺胃積熱:過食辛辣炙煿,肺胃火燔,熱毒循經上灼咽喉,致經絡瘀阻。
  3. 痰瘀互結:痰濕內蘊,與熱毒膠結,氣血壅滯,發為雙側腫閉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咽喉症狀:雙側喉關紅腫高突,狀如蠶蛾,甚則蔓延至會厭,喉核潰腐,痰涎稠黏如絲。
  • 全身症狀:憎寒壯熱,煩躁口渴,呼吸急促,聲音嘶啞或難出。
  • 危候:若見面青唇紫、氣促痰鳴,為「鎖喉風」之變證,屬氣血閉絕之兆。

證型辨治

  1. 風熱壅盛證

    • 治則:疏風清熱,解毒利咽
    • 方藥:清咽利膈湯(《外科正宗》)加減,重用連翹、黃芩、牛蒡子。
  2. 痰火熾盛證

    • 治則:瀉火滌痰,開閉通竅
    • 方藥:黃連解毒湯導痰湯,佐以麝香、冰片研末吹喉。
  3. 熱毒瘀阻證

    • 治則:涼血解毒,散瘀通絡
    • 方藥:犀角地黃湯(水牛角代)合仙方活命飲,外敷紫金錠

外治法

  • 針刺:急刺少商、商陽出血,或針合谷、內庭以瀉熱。
  • 吹藥:選用冰硼散錫類散吹患處,以消腫化腐。
  • 噙漱:以六神丸研末調汁含漱,或野菊花煎湯頻漱。

古籍考據
《瘍醫大全》提及:「雙纏喉風,左右俱腫,乃痰毒交攻,急宜砭刺出血。」《重樓玉鑰》則載其「雙側纏繞,非單方可解」,強調需內外合治。此症與西醫「急性雙側扁桃體周圍膿腫」或「喉頭水腫」有相似之處,然中醫更重整體病機與氣血津液之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