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雙目睛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雙目睛通
病證名,首見於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。此症以雙眼目珠偏斜、視物不正為主要表現,其病因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幾類:
- 先天稟賦不足:幼時即患目珠偏斜,視物不正,隨年齡增長未能痊癒,多與先天發育異常或氣血失調相關。
- 風熱攻損:小兒體質脆嫩,若感受風熱之邪,邪氣上攻目系,損傷腦筋,導致筋脈急縮,牽引目珠偏斜。
- 驚風遺患:因驚風、天吊(小兒驚風的一種)等症,伴隨筋絡扭轉,若未及時治療,風熱之邪凝滯經絡,使目珠偏斜固定難復。
- 不良習慣所致:小兒臥牖下亮處,長期側目視物,致使筋脈氣血滯澀,久而形成目珠偏斜。
病機分析
中醫認為,目為肝之竅,受肝血濡養,且與五臟六腑之精氣相通。雙目睛通的發生,多與肝風內動、氣血失和、經絡阻滯相關。肝主筋,風熱或驚風擾動肝經,可致筋脈拘急;而長期姿勢不良,則易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,經絡失養,終致目珠偏斜。
辨證要點
臨床須細審病因,辨明虛實。若屬風熱攻目,多伴見目赤、煩躁;若為驚風後遺,常有抽搐病史;若因習慣所致,則多見單側目偏,且與姿勢相關。
相關條目
本症與「目偏視」相關,可互參。目偏視泛指單眼或雙眼目珠偏斜,而雙目睛通更強調雙目同病,且多與小兒體質及發育階段相關。
治療原則
以調和氣血、疏風通絡為主,可根據證型選用平肝息風、清熱活血或益氣養血等法,配合針灸、推拿以疏通經絡。具體治法需依個體證候而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