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雙乳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雙乳蛾
病名:雙乳蛾,又稱雙蛾、雙鵝風、雙活鵝、雙鵝,首載於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。此症屬中醫喉科常見病證,多因肺胃蘊熱,復感風邪,風熱火毒上攻咽喉,熏灼氣血,凝聚於喉核所致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進一步指出,此病多由外感時邪引發,發病急驟,症候明顯。
病位與形態:雙乳蛾生於咽喉關口上部兩側,形似乳頭或蠶蛾,腫大如櫻桃,色紅赤,觸之疼痛。其特點為雙側喉核(扁桃體)對稱性腫脹,與單側發病的「單乳蛾」有別。
臨床表現:
- 咽喉兩側腫痛,吞嚥困難,甚則湯水難下。
- 痰涎壅盛,黏稠難咯,或伴口臭。
- 或見發熱、頭痛、惡風等外感表證。
- 舌紅苔黃,脈浮數或洪數,屬風熱實證。
病因病機:
- 肺胃積熱:平素嗜食辛辣炙煿,熱蘊肺胃,循經上炎咽喉。
- 外感風邪:風熱之邪外襲,引動內火,風火相搏,結於喉核。
- 痰火互結:熱毒熾盛,灼津成痰,痰火膠著,加重腫痛。
治法:以疏風清熱、瀉火解毒為主,佐以化痰利咽。
- 主方:選用清咽利膈湯(《外科正宗》)加減,方中黃芩、梔子清肺胃之火,連翹、薄荷疏風散熱,牛蒡子、玄參利咽解毒。
- 隨證加減:
- 痰多者加貝母、瓜蔞化痰散結。
- 熱毒熾盛者加石膏、知母清氣分熱。
- 便秘者加大黃通腑泄熱。
相關鑑別:
- 單乳蛾:僅一側喉核腫大,病勢較輕。
- 喉癰:喉部化膿成癰,腫痛劇烈,伴高熱。
- 虛火乳蛾:喉核腫大色淡,反覆發作,屬陰虛火旺。
古籍參考: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強調此症「急宜清解,遲則閉塞咽喉」;《喉科指掌》則指出「雙蛾多屬實火,治當速消」。此症若失治,恐熱毒內陷,轉為重症,故中醫治療注重早期清解,配合針刺少商、商陽放血泄熱,或外吹冰硼散以助消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