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雙燕子症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雙燕子症
雙燕子症為中醫喉科病症之一,首見於《喉牙口舌各科秘旨》(又稱《喉舌備要》)。此症發於喉中上齶,左右兩側皆可出現,臨床表現為滿口紅腫,局部腫塊形似燕子伏梁之狀,頭部朝上,尾部向下,且尾部開裂分為兩片,表面黏膜可呈白、黃或紅色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此症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肺胃積熱上攻咽喉所致。風熱之邪客於喉間,與內熱相搏,導致氣血壅滯,化腐成膿,形成局部紅腫潰瘍。其形如燕子,乃因熱毒聚結,局部經絡阻滯,氣血瘀滯而成特定形態。
辨證論治
治療上以疏風清熱、解毒利咽為主,可選用《喉科秘旨》所載之六味湯加減,並配合清肺解毒之品。六味湯基礎方多含荊芥、防風、桔梗、甘草等疏風宣肺之藥,臨證時常加入黃芩、連翹、金銀花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效。若熱毒熾盛,可酌加黃連、梔子;若腫痛甚者,可佐以赤芍、丹皮涼血活血。
相關病症辨析
雙燕子症與雙喉痹有相似之處,然雙喉痹泛指咽喉兩側腫痛閉塞之症,範圍較廣;而雙燕子症特指喉中腫塊形如燕子,病位及形態更具特異性,二者治法雖有相通,但需結合具體證候細辨。
此症記載反映了中醫喉科對局部病變形態的細緻觀察,亦體現了「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」的診療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