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毒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水毒病

水毒病是一種由山溪河流中的水毒侵入人體引起的疾病。主要流行於江南地區。《諸病源候論.水毒候》中記載:「在三吳以東及南方的山郡、山縣,山谷溪源處常出現水毒病,尤其在春秋季節發病較為頻繁。這種病也被稱為中水、中溪、中灑,還有水中病和溪溫。」水毒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寒、輕微頭痛、眼窩痛、心煩懊悶、腰背和骨節僵硬、雙膝關節疼痛,有時也會出現熱感,但又想睡;晨起時病情與久坐後加劇,手足指尖至肘部和膝蓋部位逆冷;有時會出現身體發赤斑,也可能在下身出現不痛不癢的潰爛瘡口,或者下注熱力過盛,表現為食慾不佳,言語失控,並有下血,類似爛肝的症狀。

水毒病的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:

  1. 驅寒出表:水毒病屬於外感風寒,因此可以採用驅寒出表的方法治療。在中醫藥中,常用的藥材有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生薑和大棗等。
  2. 清熱利濕:水毒病屬於內濕外寒,因此可以採用清熱利濕的方法治療。常用的藥材有茵陳蒿、金銀花、黃柏、澤瀉和茯苓等。
  3. 活血化瘀:水毒病如發展到後期,可能會導致血瘀,因此可以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。常用的藥材有丹參、赤芍、桃仁和紅花等。
  4. 補益脾腎:如果水毒病反覆發作,有可能導致脾腎虛弱,這時候可以採用補益脾腎的方法治療。常用的藥材有黃芪、黨參、白朮和山藥等。

水毒病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避免在山溪河流中游泳、洗澡等活動。
  2. 避免飲用生水和食用不潔食物。
  3.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勤換洗衣物。
  4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水毒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我們應該加強對水毒病相關知識的瞭解,並且做好預防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