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水飛
定義
水飛為中藥炮製術語,指將不溶於水的藥材與水共研,藉由水的浮力分離極細粉末的加工方法。此法主要用於礦物類或貝殼類藥材,目的在於獲取質地輕細、易於吸收的藥粉,同時降低藥材的刺激性與雜質含量。
操作步驟
- 研細:將藥材初步粉碎後,置於研缽或容器中,加入少量清水反覆研磨,使藥材逐漸細化。
- 水攪拌:加入大量清水攪拌,粗粒因比重較大而沉底,細粉則懸浮於水中。
- 傾取懸液:將上層混懸液傾出,靜置沉澱,待細粉完全沉積後去除上清液。
- 乾燥:收集沉澱物,低溫乾燥後即得極細粉末。
適用藥材
水飛法適用於質地堅硬、需高細度且不溶於水的藥材,例如:
- 爐甘石(清熱解毒、收濕斂瘡)
- 硃砂(安神、鎮驚)
- 雄黃(解毒殺蟲)
- 滑石(利水通淋、清熱解暑)
中醫理論依據
水飛法符合中藥炮製「製其形性,以達藥效」的原則。礦物藥材質地緻密,直接內服不易吸收,且可能刺激消化道。透過水飛處理,不僅使藥粉細如塵埃,提升生物利用度,還能藉水洗去除部分有毒雜質(如雄黃中的砷化物),降低毒性,保留藥效。
歷史記載
此法最早見於《雷公炮炙論》,明代《本草綱目》進一步闡述其操作細節,如「以水飛過,曬乾用」等,顯示傳統中醫對藥材純度與安全性的重視。
現代應用
當代中藥製劑中,水飛法仍用於眼科外用藥(如爐甘石洗劑)及內服散劑的製備,確保藥粉細膩無渣,避免局部刺激。此外,結合機械化設備(如球磨機),可提升水飛效率,但核心原理仍遵循傳統工藝。
與其他炮製法的區別
- 研末:僅機械粉碎,粉末細度較低,適用一般藥材。
- 水飛:結合水力分級,專用於高細度要求的礦物藥,成品更均勻純淨。
此技術體現中醫「藥性與工藝並重」的思維,透過物理方法優化藥材特性,以契合臨床需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