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水鼓是一種疾病,常見原因是飲酒過量導致脾胃損傷,使水濕停滯聚積。《景嶽全書.雜證謨》中提到,年輕人嗜酒無節可容易患上水鼓。治療水鼓需以補血氣、滋陰利濕為主要方針。《辨證錄.臌脹門》描述了水腫病症表現,包括全身水腫、特別是下肢水腫明顯,腹部脹脹的感覺,皮膚呈白色無光澤,口不渴,但可能出現尿頻、尿少、尿不利等症狀。治療上建議使用決水湯或決流湯逐水,然後用五苓散、六君子湯等方助於調理。需要避免攝取食鹽。水鼓病症還可能出現在肝硬變引起的腹水,腎性水腫,以及營養不良引發的水腫等情況。可以參考鼓脹條目獲得更多相關的資訊。

水鼓的治療方法包括:

  • 飲食療法:食用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麵條、蔬菜、水果等。避免食用油膩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藥物治療:使用利尿、消腫、健脾益氣的中藥治療,例如五苓散、六君子湯等。
  • 針灸療法:針灸穴位可以選擇水道、三陰交、太溪等,以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利水。
  • 推拿療法:可以使用推拿手法,例如按摩、揉捏、點穴等,以疏通經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利水。

預防水鼓的方法包括:

  • 戒酒。
  • 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油膩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精神刺激。

水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水腫症狀,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