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輪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水輪

水輪為中醫眼科「五輪學說」之一,屬人體眼部結構的重要分類。五輪學說將眼部分為五個區域,分別對應五臟,並藉此闡述眼部生理、病理與臟腑之間的聯繫。水輪位於眼球最內層,對應瞳孔及周邊組織,即中醫所稱之「瞳神」或「瞳仁」。

理論基礎

  1. 臟腑歸屬
    根據《銀海精微》記載:「腎屬水,曰水輪,在眼為瞳人。」水輪與腎、膀胱兩臟腑密切相關。中醫認為「腎主水」,藏精、主生殖與發育,而瞳神之功能依賴腎精滋養。若腎精充足,則瞳神明亮,視物清晰;反之,腎虛則可能導致視力模糊、目昏等症狀。
  2. 經絡聯繫
    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均與眼部相連。腎經上貫肝膈,間接聯繫目系;膀胱經起於目內眥(睛明穴),其氣血輸布直接影響水輪功能。

生理功能

水輪主司瞳孔之開闔與光線調節,中醫稱此功能為「神光」,與現代醫學的瞳孔對光反射及調節能力相呼應。《證治準繩·雜病·七竅門》提到:「瞳神乃先天之氣所生,後天之氣所成。」說明瞳神既承襲先天腎精,又依賴後天水穀精微的濡養。

病理表現

水輪病變多與腎、膀胱功能失調有關,常見證型包括:

  • 腎陰虛:瞳神乾澀、視物昏花、夜盲。
  • 腎陽虛:瞳孔散大、畏光流淚、視力減退。
  • 膀胱經濕熱:目赤腫痛、瞳神緊小(如虹膜睫狀體炎)。

古籍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進一步指出,水輪疾患需從補腎、利水或清熱等方向論治,例如:

  • 腎陰虧虛者,用「杞菊地黃丸」滋養腎陰。
  • 膀胱濕熱上攻者,以「八正散」清利濕熱。

與其他四輪的關係

五輪學說中,水輪與其他四輪(氣輪、風輪、血輪、肉輪)相互影響。例如:

  • 水輪與風輪(黑睛,屬肝):肝腎同源,腎精不足常連帶肝血虧虛,導致黑睛晦暗。
  • 水輪與氣輪(白睛,屬肺):肺腎為母子之臟,肺氣虛可能影響腎之納氣,間接波及瞳神。

總結

水輪學說體現中醫「整體觀」,將局部眼部症狀與全身臟腑功能結合,為眼科辨證提供理論依據。歷代醫家如傅仁宇《審視瑤函》、王肯堂《證治準繩》均強調「治目必究五輪」,而水輪之調理尤重補腎填精、調和陰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