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霞翳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水霞翳障

水霞翳障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,首見於清代佚名所著《眼科捷徑》。其病因多與肝臟功能失調相關,因肝氣壅滯、熱毒內蘊,復感外風,以致目珠生翳,翳膜形如蔥白,色淡而透,狀若水霞朦朧,故名「水霞翳障」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經壅熱:肝開竅於目,若情志鬱結、飲食辛燥,或外邪化熱內傳,導致肝經鬱熱上攻目竅,灼傷津液,形成翳障。
  2. 毒風侵襲:外感風熱毒邪,與肝火相搏,循經上擾目絡,使黑睛(角膜)受損,翳膜漸生。
  3. 氣血失和:肝藏血,熱毒久滯則耗傷陰血,目失濡養,翳障難消,病程纏綿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目珠生翳,翳色淡白如雲霧,輕薄透亮似水霞,視物昏朦如隔紗。
  • 兼症:或見目赤澀痛、畏光流淚,或伴頭痛、口苦咽乾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
治法與方藥

治則:清肝瀉熱、解毒退翳。
主方

  • 龍膽瀉肝湯加減:以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清肝瀉火;柴胡疏肝解鬱;當歸、生地養血滋陰;車前子、澤瀉利濕泄熱。若翳膜深厚,可加穀精草、木賊草、密蒙花以明目退翳;熱毒熾盛者,酌加金銀花、連翹以清熱解毒。

相關病證辨析

水霞翳障與冰瑕翳深外障相似,然二者有別:

  • 冰瑕翳:翳膜薄而光滑,如冰上瑕痕,多因風熱輕淺或陰虛火炎所致,病位較淺。
  • 水霞翳:翳色淡白如霞,病機偏重肝熱夾風毒,病勢較深,需清肝與解毒並重。

此證反映肝目相關之整體觀,臨床須辨明熱毒與陰傷孰輕孰重,靈活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