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咻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水咻咳,乃中醫病證之名,屬咳嗽之一種特殊類型,其病機關鍵在於「水飲停肺」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明確記載:「水咻咳者,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。」此症特徵為咳嗽伴隨明顯之呻吟喘息聲,乃因肺中水飲內停,氣機受阻,肺失宣降所致。

從中醫理論而言,肺為「水之上源」,主通調水道。若肺氣虛弱,或外邪侵襲,導致水液代謝失常,水飲內停於肺,則發為水咻咳。此症常見咳嗽痰多、痰質清稀或呈泡沫狀,胸悶氣促,甚則喘息不得臥,舌苔白滑,脈象多見弦滑或沉弦。

治療上,當以「逐水飲、止咳喘」為原則。傳統方劑如《不居集》所載,以芫花末和米粉糊成顆粒煮食。芫花性味苦辛溫,有毒,歸肺、脾、腎經,具瀉水逐飲、祛痰止咳之效,然須謹慎使用,嚴格控制劑量。另可考慮配伍茯苓、桂枝、白朮等藥,以溫陽化飲、健脾利水,如苓桂朮甘湯加減。若兼有表證,可配合解表宣肺之品;若氣虛明顯,則佐以益氣健脾之藥。

此症與一般風寒咳嗽或痰熱咳嗽有別,其辨證要點在於「水飲內停」之病機,故治療不可單純止咳,當以化飲為先,飲去則咳自止。臨床上須細察舌脈,辨明寒熱虛實,方能對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