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運臨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水運臨子
運氣學說為中醫理論中探討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關係的重要學說,其中「水運臨子」為五運六氣術語之一,出自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。此概念結合天干地支與五行屬性,用以闡釋特定年份的氣運特徵及其對人體生理、病理之影響。
名詞解析
- 水運:
十天干中,「丙」屬陽水,代表該年之歲運為「水運過盛」。《素問·天元紀大論》云:「丙辛之歲,水運統之。」水運之年,氣候偏寒,人體腎系(主水)易受影響,臨床可見寒凝、水濕停滯等證候。 - 臨子:
地支「子」五行屬水,為北方正位,對應二十四節氣中的「冬至」,象徵陰氣極盛而陽氣初生。當水運(丙)與歲支子相合,形成「運氣同化」,即中運之水與歲支之水同氣相求,稱為「歲會」。《類經》註解:「歲會者,中運與年支同其氣化,如水運臨子、火運臨午等。」
歲會之年特徵
丙子年因「水運臨子」屬歲會,其氣化特點為:
- 氣候:寒水之氣尤甚,冬季嚴寒,易有霜雪、冰雹等極端陰寒之象。
- 病機:人體腎陽易虛,寒邪直中少陰,可現腰痛、骨痹、水腫等症。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指出:「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邪害心火。」提示寒水過盛可能克伐心火,致胸痹、心悸。
- 調治原則:宜溫補命門、散寒化濕,藥用附子、肉桂等,針灸可取腎俞、關元等穴。
與其他歲會之別
歲會共有八年(甲辰、甲戌、己丑、己未、乙酉、丁卯、戊午、丙子),「水運臨子」為其中「水氣專一」之典型。相較於同屬水運的「丙申」年(申為金,金生水,氣化不純),丙子年水行之力更為純粹,故《運氣要訣》強調:「歲會行令,其氣專,其病徐而持。」
理論延伸
水運臨子之年,結合司天之氣(如丙子年為「少陰君火司天」),可進一步分析「客主加臨」對氣候與病候的影響。例如,少陰君火司天與中運寒水相激,可能形成「寒熱錯雜」之病機,需辨證施治。
此術語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透過干支推演,預測自然與人體之互動,為五運六氣理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