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水腫[1]是指體內水濕停留,面目、四肢、胸腹甚至全身浮腫的疾患。

《素問[2].水熱穴論[3]》中提到:「故肺為喘呼[4],腎為水腫,肺為逆不得卧[5],分為相輸,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。」

古代又稱水、水氣、水病。《金匱要略[6].水氣病脈證》中將水腫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數種。

此外,水腫還可以按照五臟進行分類,分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等。

後世又將水腫分為陽水陰水兩類。《丹溪心法.水腫》中提到:「若遍身腫,煩渴,小便赤澀大便閉,此屬陽水,先以五皮散四磨飲,添磨生枳殼,重則疏鑿飲。若遍身腫,不煩渴,小便溏,小便少不澀赤,此屬陰水,宜實脾飲木香流氣飲。」

水腫與脾、肺、腎三臟關係密切。《景岳全書.水腫論治》中提到:「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,脾虛土不制水而反克,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,水不歸經,則逆而上泛,故傳入脾而膚肉浮腫,傳入肺,則氣息喘急。」

《金匱要略》中論述了水腫的治療原則:「諸有水者,腰以下腫,當利小便;腰以上腫,當發其汗。」

實證多由外邪侵襲,氣化失常,治宜祛邪為主,用疏風宣肺利濕逐水等法,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、越婢加術湯、五苓散等方。

虛證多由脾腎陽虛,不能運化水濕,治宜扶正為主,用溫腎健脾益氣、通陽等方,以真武湯理中湯等方。

亦須注意飲食起居的調護,如忌食、慎風寒等。

參見風水、石水、正水、皮水、里水氣水等各條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水腫 身體可能出了什麼問題?|一般內科|健康百科|元氣網

  2. 素问(中医古籍)_百度百科

  3. 水熱穴論 - 百度百科

  4. 喘呼_百度百科

  5. 不得臥_不得臥的症狀、治療_醫學百科

  6. 金匮要略(金贵要略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