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水腫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水腫是指體內水濕停留,面目、四肢、胸腹甚至全身浮腫的疾患。
《素問.水熱穴論》中提到:「故肺為喘呼,腎為水腫,肺為逆不得卧,分為相輸,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。」
古代又稱水、水氣、水病。《金匱要略.水氣病脈證》中將水腫分為風水、皮水、正水、石水等數種。
此外,水腫還可以按照五臟進行分類,分為心水、肺水、肝水、脾水、腎水等。
後世又將水腫分為陽水、陰水兩類。《丹溪心法.水腫》中提到:「若遍身腫,煩渴,小便赤澀,大便閉,此屬陽水,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,添磨生枳殼,重則疏鑿飲。若遍身腫,不煩渴,小便溏,小便少不澀赤,此屬陰水,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。」
水腫與脾、肺、腎三臟關係密切。《景岳全書.水腫論治》中提到:「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,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,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,水不歸經,則逆而上泛,故傳入脾而膚肉浮腫,傳入肺,則氣息喘急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中論述了水腫的治療原則:「諸有水者,腰以下腫,當利小便;腰以上腫,當發其汗。」
實證多由外邪侵襲,氣化失常,治宜祛邪為主,用疏風、宣肺、利濕、逐水等法,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、越婢加術湯、五苓散等方。
虛證多由脾腎陽虛,不能運化水濕,治宜扶正為主,用溫腎、健脾、益氣、通陽等方,以真武湯合理中湯等方。
亦須注意飲食起居的調護,如忌食、慎風寒等。
參見風水、石水、正水、皮水、里水、氣水等各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