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順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順法

順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其操作特點在於沿著患者肢體內側面,由肢體遠端(如手指、足趾)向近端(如肩部、髖部)方向推動。此手法以「順」為核心,強調順應經絡走向與筋脈生理結構,達到疏通氣血、理順筋脈之效。

理論基礎

  1. 經絡學說
    中醫認為,人體經絡內屬臟腑,外絡肢節,氣血循行其中。肢體內側多分布陰經(如手三陰經、足三陰經),順法順應陰經氣血流注方向,可助氣血上行,調和陰陽。例如,沿手太陰肺經(手臂內側)推行,能宣肺理氣;沿足太陰脾經(腿內側)操作,則可健脾化濕。
  2. 筋脈調理
    筋脈泛指肌腱、韌帶等軟組織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」,筋脈失調易致拘攣、疼痛。順法通過由遠及近的推按,能舒展拘急之筋,促進局部氣血濡養,緩解「筋結」或「筋出槽」等問題。
  3. 推拿力學
    手法需柔和深透,力度均勻,以指腹或掌根緊貼皮膚,作單向直線推動。操作時需配合患者呼吸節奏,呼氣時推進,吸氣時稍停,以增強氣血調動之效。

臨床應用

  • 上肢順法
    常用於治療手三陰經相關病症,如腕肘勞損、胸悶氣滯。自手掌內側沿前臂推至肘窩,可疏解心包經鬱滯,改善心悸不安。
  • 下肢順法
    針對足三陰經氣血不暢,如膝關節僵硬、婦科虛寒。由足內踝沿小腿內側推至膝內側,能溫通肝脾腎三經,緩解下焦寒濕。

手法要領

  • 方向性:嚴格遵循「陰經上行」原則,不可逆推,以免擾亂氣機。
  • 深淺層次:初為淺層(皮部),漸次滲透至筋肉層,視證候調整力度。虛證宜輕緩,實證可稍重。
  • 配伍手法:常與「揉法」「按法」結合,先以揉法鬆解局部,再施順法導引氣血。

順法體現中醫「通則不痛」的治療思想,透過順應經筋走向的推按,恢復氣血自然流注,為筋傷與內科調理之基礎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