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嗽聲不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嗽聲不出,病證名。出《太平聖惠方》。指小兒咳嗽,聲不出。多由邪熱侵肺,津液受傷所致,治宜甘潤生津,兼以利肺。用杏蘇飲或紫菀散。
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三十六:“嗽聲不出,小兒咳嗽,聲不出者,多由邪熱侵肺,津液受傷,治宜甘潤生津,兼以利肺。用杏蘇飲,或紫菀散。”
嗽聲不出,是小兒咳嗽的一種特殊類型,其特點是咳嗽聲音嘶啞,甚至完全沒有聲音。這種情況多見於小兒,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如肺熱、肺燥、痰熱等。肺熱者,可見咳嗽、痰黃、口乾、咽痛等症狀;肺燥者,可見咳嗽、痰少、咽乾、鼻燥等症狀;痰熱者,可見咳嗽、痰黃、胸悶、氣喘等症狀。
治療嗽聲不出,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肺熱者,可用桑菊飲、銀翹散等清肺熱、化痰止咳之法;肺燥者,可用杏蘇飲、百合固金湯等潤肺止咳、化痰止咳之法;痰熱者,可用二陳湯、三拗湯等化痰止咳、清肺熱之法。
此外,在治療過程中,還應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時,還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嗽聲不出,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咳嗽類型,其治療方法因病因不同而異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