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司馬鈞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司馬鈞(清代)

生平與籍貫
司馬鈞,字笙和,江寧府(今屬江蘇省)人,為清代醫家。其生平事蹟記載雖簡,然於醫術領域留有著作,足見其臨床經驗與學術見解。

學術思想與醫學主張
司馬鈞強調「治病貴在機變」,反對拘泥古方,主張臨證需因時、因地、因人制宜,體現中醫「辨證論治」之核心精神。此觀點與《黃帝內經》「聖人雜合以治,各得其所宜」之論相合,亦呼應明清時期溫病學派「靈活用藥」之風潮。

著作《病機備參》
司馬鈞撰有《病機備參》四卷,內容應涉及疾病機理之探討,或援引歷代醫家論述,結合個人臨床心得。惜該書未見刊行流傳,可能散佚,僅能從地方志或醫史文獻中窺其名目。

中醫理論背景補充
清代醫家重視「病機」分析,此概念源自《內經·至真要大論》「病機十九條」,探討疾病發生、變化之內在機理。司馬鈞以「備參」為名,或側重實用性,整理臨床常見證候之病機與對治思路,反映當時醫家對理論結合實務之追求。

歷史定位
雖著作未傳,然其「機變」之說,符合中醫「同病異治、異病同治」之原則,亦展現清代醫家對古典理論的批判性繼承。江寧地區醫風興盛,司馬鈞之學說或受地域醫學交流影響,惜史料有限,待進一步考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