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蛇皮癬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蛇皮癬
蛇皮癬,為中醫外科病名,指皮膚生癬,狀若蛇皮之疾患。此名見載於《中醫外科學講義》(上海中醫學院編),與「蛇身」一證相類,可互參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蛇皮癬多因先天稟賦不足,或後天營血虧虛,風邪客於肌腠,以致血燥生風,肌膚失養而成。其病位在皮毛,與肺、脾、肝三臟關係密切。肺主皮毛,脾主運化水穀精微以濡養肌膚,肝藏血而調暢氣機。若肺衛不固,脾虛濕蘊,或肝血不足,皆可致氣血失和,風燥內生,外發為癬。
臨床表現
患者皮膚乾燥粗糙,表面覆有灰白色或褐色鱗屑,狀如蛇蛻之皮,觸之礙手。皮損多對稱分布,常見於四肢伸側,甚者遍及全身。病程纏綿,冬重夏輕,或伴輕度瘙癢。
辨證分型
- 血虛風燥證:皮膚乾裂,鱗屑細薄,面色無華,舌淡苔薄,脈細。治宜養血潤燥、祛風止癢,方選當歸飲子加減。
- 瘀血阻絡證:皮損暗紅,鱗屑厚著,肌膚甲錯,舌質紫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治宜活血化瘀、通絡潤膚,方選血府逐瘀湯合桃紅四物湯化裁。
- 脾虛濕蘊證:皮損淡紅,鱗屑油膩,納呆便溏,舌胖苔膩,脈濡。治宜健脾化濕、潤膚通絡,方選除濕胃苓湯加減。
外治法
可輔以中藥外洗或塗敷,如選用《醫宗金鑑》之潤肌膏(當歸、紫草、麻油等熬製),或蛇床子、地膚子、苦參等煎湯熏洗,以潤燥祛風、解毒止癢。
蛇皮癬一證,中醫強調內外兼治,需據證候標本緩急,調理臟腑氣血,方可收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