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蛇舌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蛇舌痧

病名
蛇舌痧,又稱「弄舌風」,屬中醫舌疾範疇,其特徵為舌體頻繁伸縮,狀如蛇信,動搖不定。此症多因外感時邪疫氣,直犯心經,或內傷七情,心火亢盛,上擾舌絡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感時氣:風熱或疫癘之邪內侵,循經上攻,擾動心火。心開竅於舌,邪熱蘊結心經,則舌體失攝,伸縮無度。
  2. 心經熱盛:情志內傷或飲食辛燥,致心火熾盛,火性炎上,燔灼舌絡,引發舌體躁動。
  3. 痰熱擾神:若兼夾痰濕,痰熱互結,蒙蔽心竅,亦可致舌體異常抽動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舌體反覆伸出口外,迅速縮回,動作頻繁,形似蛇吐信。
  • 或伴舌質紅絳、苔黃燥,甚則舌尖潰瘍。
  • 重症者可見心煩不寐、口乾渴、小便短赤等心火亢盛之象。

辨證分型

  1. 風熱襲心證:舌伸縮不止,兼見發熱惡風、咽痛脈浮數,治宜疏風清熱、涼血熄風。
  2. 心火熾盛證:舌紅絳、煩躁譫語,脈洪數,治當清心瀉火,如導赤散加減。
  3. 痰熱擾神證:舌動伴痰鳴、胸悶,苔黃膩,需化痰清熱、開竅安神。

古籍考據
《醫宗金鑒·舌疾》提及:「舌出如蛇,伸縮不停者,此心經受邪,熱極生風之候。」《瘍科活人書》亦載,此症多見於時疫流行之際,屬熱毒攻心之變證。

治療原則
以清心涼血、熄風通絡為主,外感引動者佐以透表解毒,痰熱內蘊者兼用豁痰開竅。針灸常取心經之少衝、神門,或刺金津、玉液出血以泄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