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升降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升降法

升降法為中醫推拿手法之一,載於《中醫正骨經驗概述》,屬關節運動類手法。其操作以肢體關節的上下屈伸活動為主,通過有節律的牽引與屈伸,達到調節關節氣血、鬆解經絡拘急之效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升降法之作用機制,根植於中醫「筋主束骨而利機關」的理論。關節活動受限多因氣血瘀滯、筋脈攣急,或外傷後黏連所致。此法通過外力引導,促進局部氣血運行,使「骨正筋柔」,符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導引按蹻」之原則,屬「動中求整」的治療思路。

手法特點與應用

  1. 滑利關節:針對關節僵硬、活動不利,如肩凝症(五十肩)或膝關節退化,以緩和屈伸逐步恢復其生理活動範圍。
  2. 舒展筋脈:適用於筋絡拘攣,如腓腸肌痙攣或肘部筋結,通過拉伸緩解經筋攣急。
  3. 解除黏連:對術後或長期固定造成的軟組織黏連,如腕關節腱鞘炎,以漸進式牽拉鬆解纖維化組織。
  4. 輔助復位:配合正骨手法,用於關節微小錯縫(如腰椎小關節紊亂),通過牽伸調整骨節位置。

操作要領

施術時需依關節生理結構定向,力度由輕漸重,動作緩慢勻速,避免暴力。如針對頸椎病,可托住患者下頜與枕部,輕柔牽引並配合屈伸;對腰椎則需固定骨盆後作被動抬腿運動。手法深淺需辨證而異,氣滯者宜輕靈透達,血瘀者則可稍加深按。

此手法與傳統導引術相通,強調「以人治人,以氣調氣」,臨床常與㨰法、揉法等結合,共奏通絡活血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