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齒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齒齲,又稱齒蟲、齒蠹,是指牙齒被腐蝕蛀空,導致牙齦腫痛的疾病。多由口腔不潔,齒牙被腐蝕蛀空,或濕熱熏蒸手,足陽明二經所致。

《內經.寒熱病篇》中記載:「齒齲者,亦以陽明入風熱之邪,搏齒齦氣血,腐化為膿出臭汁,謂之齒齲。」

《證治準繩.雜病》中也提到:「有齒齲者,亦以陽明入風熱之邪,搏齒齦氣血,腐化為膿出臭汁,謂之齒齲。」

治療齒齲,可以用清胃散加減,也可以用銀花等煎湯漱口。

齒齲的症狀

齒齲的症狀主要有:

  • 牙齦腫痛:牙齦紅腫、疼痛,有時還會流膿。
  • 牙齒鬆動:牙齒鬆動,甚至脫落。
  • 牙齒變色:牙齒變黑、變黃。
  • 口臭:口腔有異味,甚至有臭味。

齒齲的治療

齒齲的治療方法主要有:

  • 藥物治療:可以使用清胃散、銀花等中藥治療齒齲。
  • 手術治療:如果齒齲嚴重,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
  • 預防:保持口腔清潔,定期檢查牙齒,可以有效預防齒齲。

齒齲的預防

要預防齒齲,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:

  • 保持口腔清潔:每天早晚刷牙,飯後漱口,可以有效清除口腔中的細菌,預防齒齲。
  • 定期檢查牙齒:定期去醫院檢查牙齒,可以及早發現齒齲,並進行治療。
  • 避免吃甜食:甜食容易滋生細菌,導致牙齒腐蝕,所以要少吃甜食。
  • 戒菸戒酒:吸菸和喝酒會破壞牙齒的健康,所以要戒菸戒酒。

結語

齒齲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牙齒鬆動、脫落,甚至影響到其他器官的健康。因此,大家要重視口腔健康,定期檢查牙齒,一旦發現有齒齲的症狀,要及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