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厥陰經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手厥陰經別
手厥陰經別為十二經別之一,屬手厥陰心包經的分支,其循行與功能在中醫經絡理論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循行路線
據《靈樞·經別》記載:「手心主之正,別下淵腋三寸,入胸中,別屬三焦,出循喉嚨,出耳後,合少陽完骨之下。」具體而言,手厥陰經別自手厥陰心包經的淵腋穴下方三寸處分出,向內行進入胸中,分別與上、中、下三焦相聯繫。其後上行,沿喉嚨出於耳後,最終與手少陽三焦經會合於完骨(即顳骨乳突)下方。
生理功能
- 加強表裡經聯繫:手厥陰經別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合,強化心包經與三焦經的表裡關係,使氣血得以互通,協調陰陽平衡。
- 通達三焦:經別深入胸腹,聯繫三焦,有助於調節水液代謝與氣機運行,影響上焦心肺、中焦脾胃、下焦肝腎的功能。
- 濡養耳喉:其循行經過喉嚨與耳後,對咽喉發音、耳部功能有一定濡養作用。
與其他經絡的關係
手厥陰經別與手少陽三焦經在完骨下方相合,體現「經別離、入、出、合」的特點,進一步擴展十二經脈的聯繫網絡。此種結構使心包經的氣血可通過經別深入體內,並與三焦經相互調節,形成更完整的生理調控系統。
臨床意義
在針灸與臟腑辨證中,手厥陰經別的異常可能反映胸悶、咽喉不適或耳後疼痛等症狀,其治療可選取相關絡穴或配合三焦經穴位以調和氣血。
手厥陰經別的理論,不僅深化了對心包經功能的理解,亦為中醫經絡學說中「離合出入」理論的重要例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