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手摸心會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手摸心會法
手摸心會法為現代中西醫結合所歸納之正骨八法之一,乃診治骨折損傷之核心手法。此法強調醫者透過雙手觸摸患處,細察其形質、位置及異常體徵,並結合觸診所得之訊息,進行綜合分析,以確立診斷並指導後續治療。
操作要點
- 觸摸探查:醫者以指腹或掌部輕柔觸按傷處,感知骨骼、筋肉之形態與位置變化,如骨折斷端之移位、關節脫位之方向,或軟組織腫脹、瘀血等徵象。
- 辨識異常:透過觸覺辨別「筋結」「骨錯縫」等病理表現,如骨折時可能觸及骨擦音(斷端摩擦感),脫臼則可摸到關節盂空虛或異位之骨端。
- 心領神會:將觸診所得與中醫「筋骨並重」「動靜結合」理論相參,於腦中構建損傷之立體圖像,明確整復目標與手法施力要點。
理論基礎
- 形神合一:手摸為形,心會為神,體現中醫「以手代目」之診療思想,強調觸覺與思維同步,方能「知其體相,識其部位」。
- 經絡氣血:觸摸時亦需察驗局部氣血流通與經絡反應,如壓痛點是否循經分布,以判斷是否兼有氣滯血瘀或經絡阻滯。
臨床應用
此法不僅用於骨折初期診斷,亦貫穿整復全程。例如整復橈骨遠端骨折時,醫者需反覆觸摸柯雷氏(Colles)骨折之「餐叉樣」畸形,確認斷端對位情況,並於手法牽引時即時調整力道,達「子求母」之復位效果。
手摸心會法融合中醫觸診經驗與現代解剖知識,為正骨手法「穩、準、巧」之根基,亦展現中醫「手法辨證」之獨特診療智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