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饒士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饒士守(明代醫家)

饒士守,字述泉,江西進賢人,為明代中醫名家。其生平懸壺於南豐,行醫長達四十載,醫術精湛,深受當地百姓信賴。年至花甲,返歸故里,仍持續濟世,救治病患無數,鄉里皆敬其德術雙馨,終以八十八歲高齡辭世。

醫術與學術背景

饒士守所處之明代,中醫學理論已趨於成熟,醫家多承襲金元四大家之學說,並結合臨床實踐發展個人見解。其行醫四十餘年,必深諳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等經典,並融會當時盛行之溫補學派(如張景岳之說)或攻邪派(如張子和之法)等思想。

明代醫家重視「辨證論治」,饒氏臨證當以四診(望、聞、問、切)為本,尤重脈學與證候對應。其能「遠近賴以全活者甚眾」,反映其用藥精準,或擅長調治內科雜病、外感熱病等領域。此外,明代針灸學亦頗興盛,饒士守或兼通針藥並施之術,以應對急症與痼疾。

地域醫學特色

江西自古名醫輩出,如元代朱丹溪弟子滑壽、明代龔廷賢等皆為江西醫家代表。饒士守於南豐行醫,當地濕熱氣候或影響其診療思路,可能注重祛濕清熱健脾和胃等治法,契合南方地域多見之濕溫、瘴癘等病症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
雖其著作未見傳世,然從「鄉人敬之」之記載,可見其醫德高尚,符合儒家「仁術」精神。明代民間醫家往往通過師徒相授或醫案記錄傳承經驗,饒氏之學術思想或融入地方醫學流派,對江西民間醫學發展有所貢獻。

(註:本文結合史料與明代中醫發展脈絡推論,具體醫術特色待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