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熱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熱遏

熱遏,即熱邪被鬱遏於內而不能外發。熱邪是指人體內的熱毒之氣,當熱邪過盛,或外感熱邪,或內生熱邪,都會導致人體內熱毒過盛,如果不能及時將熱毒排出體外,就會導致熱邪鬱遏於內,不能外發。

熱遏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、口渴、煩躁、尿黃、大便乾燥等。

治療方法

熱遏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解毒、疏肝理氣為主。可以使用中藥如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丹皮、赤芍、柴胡、枳實、香附等。也可以使用西藥如阿莫西林、頭孢氨苄、洛美沙星等。

預防方法
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不熬夜,不抽菸,不喝酒。
  •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• 在感冒發燒等疾病時,要及時就醫治療,避免熱邪鬱遏於內。

熱遏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要及時就醫治療。

以下是《醫學入門》中關於熱遏的論述:

熱遏者,熱邪鬱遏於內,不能外發也。其證身熱煩躁,口渴引飲,小便黃赤,大便祕結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治宜清熱解毒,疏肝理氣。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。若熱盛者,加大黃、黃芩、梔子;若氣鬱者,加柴胡、枳實、香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