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齒漏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齒漏疳,中醫病名。系指齒縫間流膿的病證。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三十四:「齗腫膿汁出,愈而更發,謂之齒漏疳。」屬牙漏。

齒漏疳的病因,主要由於口腔衛生不良,牙齒間有食物殘渣,滋生細菌,引起牙齦發炎,化膿,導致齒縫間流膿。此外,患有糖尿病、營養不良等疾病,也容易引起齒漏疳。

齒漏疳的症狀,主要表現為齒縫間流膿,牙齦紅腫疼痛,口臭,食慾下降。嚴重者,可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。

齒漏疳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中藥煎水服用,或用中成藥如牛黃解毒片、黃連上清片等治療。此外,還要注意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。

齒漏疳的預防,主要是保持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,飯後漱口,飯前飯後用溫水沖洗口腔,保持口腔清潔。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水果,增強抵抗力。

齒漏疳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大家要重視口腔健康,做好預防工作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要及時就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