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熱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熱乳

病證名,首見於《千金翼方》。此症因乳母罹患熱病期間,仍以母乳哺育嬰兒,致使熱邪隨乳傳於兒身,引發病症。

病因病機
乳母熱病未癒,體內熱邪熾盛,乳汁受熱邪熏灼,轉為「熱乳」。嬰兒臟腑嬌弱,形氣未充,若吮吸此乳,熱邪內侵,蘊結脾胃,擾亂氣機,遂發本病。

臨床表現
患兒面黃無華,食欲不振,甚則嘔吐頻作,氣息急促。熱邪內擾,脾胃受損,運化失司,故見納差、嘔吐;若熱邪上迫肺氣,則氣急不寧。

治法

  1. 停哺熱乳:當即停止哺餵母乳,避免熱邪續傳。
  2. 清解和胃:以輕清之劑清解熱邪,調和脾胃。可選用淡竹葉、黃芩等清熱之品,佐以陳皮、茯苓等和胃化滯。若熱甚傷津,可酌加天花粉、麥冬以生津護陰。

古籍佐證
《千金翼方》強調「乳母慎疾」,指出母病可藉乳傳變,與後世「病從乳授」之論相合。此症亦與「胎熱」「乳癖」等機理相關,均屬母病及子之例。

辨析
熱乳與「積乳」「停乳」有別,後二者多因乳食不節,積滯中焦,症見腹脹、便溏;而熱乳以熱邪為患,症偏熱象,如氣急、嘔吐,臨床須細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