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崩砂甘口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崩砂甘口風,病名。系指舌下、牙齦赤腫爛痛的疾病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「崩砂甘口風,自舌下、牙齦上下腫赤,口內作臖如湯熱,牙齦漸甚爛者,亦能脫齒。」即崩砂疳口風。詳見該條。
崩砂甘口風,又稱崩砂疳口風,是一種以舌下、牙齦赤腫爛痛為主要特徵的疾病。其發病原因尚不清楚,但多認為與脾胃虛弱、濕熱內蘊有關。臨床上,患者常表現為舌下、牙齦紅腫疼痛,口內生瘡,口臭,牙齦出血,甚至脫落等症狀。治療上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予以清熱利濕、健脾益氣等中藥治療。
崩砂甘口風的病因病機
崩砂甘口風的病因病機尚不清楚,但多認為與脾胃虛弱、濕熱內蘊有關。脾胃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谷,以生精氣。脾胃虛弱,則運化失常,水谷精微不能化生,濕熱內蘊,上蒸於口,則可導致崩砂甘口風的發生。
崩砂甘口風的臨床表現
崩砂甘口風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舌下、牙齦赤腫爛痛,口內生瘡,口臭,牙齦出血,甚至脫落等症狀。
舌下、牙齦赤腫爛痛是崩砂甘口風的主要臨床表現。患者的舌下、牙齦會出現紅腫、疼痛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潰爛。
口內生瘡是崩砂甘口風的另一個常見臨床表現。患者的口腔內會出現小而疼痛的潰瘍,常伴有口臭。
牙齦出血是崩砂甘口風的常見併發症。患者的牙齦會出現出血,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牙齒脫落。
崩砂甘口風的治療方法
崩砂甘口風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熱利濕、健脾益氣等中藥治療。
清熱利濕藥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,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。常用的清熱利濕藥有茵陳蒿、金銀花、黃連、黃芩、大黃等。
健脾益氣藥可以健脾益氣,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。常用的健脾益氣藥有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扁豆、蓮子等。
崩砂甘口風的預防方法
崩砂甘口風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飲食調理、生活調理等。
飲食調理方面,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生活調理方面,患者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,避免口腔感染。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崩砂甘口風是一種以舌下、牙齦赤腫爛痛為主要特徵的疾病。其發病原因尚不清楚,但多認為與脾胃虛弱、濕熱內蘊有關。臨床上,患者常表現為舌下、牙齦紅腫疼痛,口內生瘡,口臭,牙齦出血,甚至脫落等症狀。治療上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予以清熱利濕、健脾益氣等中藥治療。崩砂甘口風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飲食調理、生活調理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