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齒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齒距,又名齒距瘡,是指齒齗上長出如雞足距,誤觸則疼痛連心的病證。

外科啟玄》卷七記載:「齒距,生於上齦者系足陽明胃經之毒,生於下齦者為手陽明大腸經之毒。治宜清瀉陽明熱毒。方用清胃散加減,或選黃連解毒湯之類調治。」

齒距的病因,是由於陽明熱毒侵犯齒齗所致。陽明熱毒,是指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熱毒。足陽明胃經經過上齗,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下齗。當陽明熱毒侵犯齒齗時,就會引起齒距的發生。

齒距的臨床表現,主要為齒齗上長出如雞足距的腫塊,誤觸則疼痛連心。

齒距的治療,以清瀉陽明熱毒為主。可以使用清胃散加減,或選用黃連解毒湯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
齒距的預後,一般良好。如果治療及時,可以很快痊癒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齒距惡化,甚至引起其他併發症。

以下是《外科啟玄》卷七中關於齒距的記載原文:

齒距,生於上齦者系足陽明胃經之毒,生於下齦者為手陽明大腸經之毒。治宜清瀉陽明熱毒。方用清胃散加減,或選黃連解毒湯之類調治。

清胃散組成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朮、甘草。

黃連苦寒,清熱燥濕;黃芩苦寒,清熱解毒;黃柏苦寒,清熱燥濕;白朮甘溫,健脾燥濕;甘草甘平,緩急和中。

黃連、黃芩、黃柏三味藥合用,共奏清熱燥濕之功;白朮、甘草合用,共奏健脾和中之功。

清胃散具有清熱燥濕、健脾和中的功效,可以用於治療胃熱、脾虛濕盛等症。

黃連解毒湯組成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芒硝、甘草。

黃連苦寒,清熱燥濕;黃芩苦寒,清熱解毒;黃柏苦寒,清熱燥濕;大黃苦寒,瀉熱通便;芒硝咸寒,瀉熱通便;甘草甘平,緩急和中。

黃連、黃芩、黃柏三味藥合用,共奏清熱燥濕之功;大黃、芒硝合用,共奏瀉熱通便之功;甘草甘平,緩急和中。

黃連解毒湯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熱通便的功效,可以用於治療熱毒內盛、便秘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