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齒間出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齒間出血,又名齒齦、牙宣。是指風熱乘虛襲於陽明,血因熱妄行,證見齒間出血。

《諸病源候論.牙齒病諸候》:「手陽明之支脈,入於齒。頭面有風,而陽明脈虛,風挾熱乘虛入齒齗,搏於血,故血出也。」

齒間出血的臨床表現為牙齦紅腫,牙齒鬆動,齒間出血,口臭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
治療上以清熱涼血,活血止血為主。可用生地黃、赤芍、丹皮、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牛膝、地龍等。

齒間出血的預防方法包括:

1.保持口腔清潔,飯後漱口,早晚刷牙。

2.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3.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。

4.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5.如果有牙齒疾病,要及時治療。

齒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牙齒鬆動、脫落,甚至引起其他疾病。因此,大家要注意口腔衛生,定期檢查牙齒,一旦發現有問題,要及時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