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熱中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熱中是一種中醫病名,有以下三種病證:

  1. 善飢有食、小便頻數:指患者食量大、常感到飢餓,且尿液頻繁。這種病證可在《靈樞.五邪》中找到相關記載,也被列為《外臺祕要》中的中消疾病之一,《證治要訣》中也有將其歸屬於脾消之證。另外,《素問.腹中論》中也提到:「多飲數溲,謂之熱中。」而《雜病源流犀燭》中則認為熱中即是消癉症狀。

  2. 風邪入胃而見目黃:指患者因風邪侵入胃部而出現眼睛發黃的病證。這在《素問.風論》中有提及:「風氣與陽明入胃,循脈而上至目內眥,其人肥,則風氣不得外泄,則為熱中而目黃。」

  3. 飲食勞倦,損傷脾胃,氣虛火旺:指因長期飲食過度或勞累,導致脾胃受損,使氣虛火旺,進而引發病癥。《脾胃論》中提到,這種病證常有身體發燒、煩躁、氣喘、頭痛、口渴等症狀,脈搏大而洪腫,有時還會出現代脈或虛脈。治療這種病證時,宜選用具有辛甘、溫補效果的藥物補充脾胃能量,同時用甘寒藥物來清瀉體內的火熱,常使用補中益氣湯作為主方,並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。

總結來說,熱中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病名,包括善飢有食、小便頻數、風邪入胃而見目黃、飲食勞倦等三種病證。根據不同病情,中醫醫生會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,以達到平衡體內陰陽,恢復健康的目的。